×

在线咨询

QQ咨询

获取报价

证书查询

顶部

检测认证知识
电子元器件检测类别简析

文章来源 : 粤科检测 发表时间:2024-05-20 浏览量:

电子元器件是保证设备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生产到报废,元器件的可靠性呈现一定的规律。大量实践证明,大多数电子元器件的失效率随时间变化,形成了一条“浴盆曲线”,即失效率在早期较高,中期稳定,晚期再次上升。根据“浴盆曲线”的特征,元器件的检测工作可以划分为首次筛选、二次筛选、破坏性物理分析、结构分析(适用时)、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等。


电子元器件检测类别简析.jpg


首次筛选

在“浴盆曲线”早期失效期内,元器件的失效率迅速下降。筛选过程旨在促使元器件尽早进入失效率较低的使用寿命期,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。筛选试验不能改变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,但可以剔除早期失效元器件,缩短高失效率期。

元器件的失效率与筛选时间和应力量值有关。合理的筛选应力应能最大限度剔除早期失效元器件,而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害。应力值过小会导致欠筛选,过大会导致过筛选,增加新的失效模式。因此,筛选项目和方法应根据元器件的特性参数、生产工艺状况以及可能的故障模式选择。


二次筛选

当首次筛选不能满足装备对元器件质量控制要求时,可以进行二次筛选。二次筛选应根据装备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确定,筛选条件过严或过松都可能导致筛选结果不佳。因此,二次筛选需科学合理地设定应力量值,以保证筛选的有效性和充分性,同时不损害元器件的寿命和性能。


破坏性物理分析

破坏性物理分析(Destructive Physical Analysis, DPA)通过对元器件样品进行解剖和一系列检验,验证其设计、结构、材料和制造质量是否满足要求。DPA随机抽取同批次样品进行,以剔除存在质量隐患的元器件。DPA一般应在元器件装机前完成,必要时也可以对库存元器件进行分析。


结构分析

结构分析(Constructional Analysis, CA)通过对元器件各部分结构进行验证,评价其固有可靠性和适用性。结构分析包括结构单元分解、要素识别、结构判别、结论分析以及建议措施等环节。通过这些分析,可以识别和评估元器件的设计合理性和生产工艺控制情况,从而降低使用风险,提高可靠性。


鉴定检验

鉴定检验通过一组或多组测试,验证元器件的功能性能、封装可靠性、环境适应性和寿命可靠性是否满足标准规定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。以半导体单片集成电路为例,鉴定检验可以依据相关规范进行,包括功能测试、物理试验、寿命试验、机械应力试验和环境应力试验等。


质量一致性检测

质量一致性检测是产品提交用户前的必要试验,用于验证产品批次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否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。测试项目和要求通常与鉴定检验一致,旨在提供具有质量和可靠性保证的产品。


综上所述,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过程包括多种类别和方法,每个阶段的检测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要求。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,可以有效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,保障设备的整体性能。


微信咨询检测认证业务

在线留言

如果您对我司的产品或服务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,您可以通过这个渠道给予我们反馈。您的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!

姓名:
电话:
公司:
内容:
验证码:
刷新